滁州,藏不住了

时间:2022-10-02 13:50:43 | 浏览:365

去年12月初,笔者去了趟昆山做调研,当地陪同领导有安徽籍的,聊起安徽这几年日新月异的发展,众人皆服,但合肥一城独大也有点发展不够均衡的味道,刚好这位领导最近问过安徽省发改委的一位处长朋友:合肥之后,安徽还有哪座城市潜力比较大?朋友答:滁州,

去年12月初,笔者去了趟昆山做调研,当地陪同领导有安徽籍的,聊起安徽这几年日新月异的发展,众人皆服,但合肥一城独大也有点发展不够均衡的味道,刚好这位领导最近问过安徽省发改委的一位处长朋友:合肥之后,安徽还有哪座城市潜力比较大?朋友答:滁州,它这几年新上的大项目比较多,发展后劲很足。

说来惭愧,作为北方人,我对滁州的印象还只是停留在欧阳修的千古名句“环滁皆山也”上面,甚至都不知道大名鼎鼎的小岗村就在滁州,小岗村的名气太大,以至盖过了滁州。

但2019年进行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却让声名不显的滁州站在了聚光灯下,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全国经济普查每五年进行一次,在大规模经济普查后,要根据详细的普查资料对地区生产总值数据进行修订,这既是国际惯例,也是核算制度规定。

2019年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后,根据经济普查资料,按照统一的方法,国家统计局对2018年全国各地生产总值进行了修订。

这次修订,从省域来看,最大赢家是安徽。2018年安徽修订后的GDP比初步核算数增加了4004.1亿元,增加值排在全国第一,修订后的GDP一举超越了北京和河北,成为了年度最大黑马。

而从市域来看,最大赢家是滁州。2018年滁州GDP初核是1801.7亿元,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后,国家统计局对其修订为2594.1亿元,上调了792.4亿元!增加值排在安徽第一,而修正率43.98%,排在全国第一!滁州的省内排名也一举超越了钢城马鞍山以及昔日“长江五虎”之一的安庆,由第五跃升至第三,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我们不禁要问,滁州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修正率?

根据滁州市统计局的官方解读,原因有三:

一是规模以下单位数增加较多。四经普全市规模以下小微企业数比三经普增长2.3倍(全省增长1.8倍)、个体户增长103.2%(全省增长39.3%),增速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使规模以下单位占比较高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三个行业增加值增长较多。

二是异地产业活动单位得到全面反映。这次普查提供了翔实的异地产业活动单位数据,把一些所属法人在外地的产业活动单位补充了进来。

异地产业活动单位是统计学的专业术语。举个例子,一家在滁州市进行工商注册登记的酒厂,在江苏南京、扬州等省外多地设立专卖店进行销售,那这些专卖店就是异地产业活动单位。

三是这次普查为行政事业单位核算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四经普之后,国家决定各地的GDP不再由各地自己核算,而是由国家统计局统一标准、统一口径、统一核算,这样,滁州的实力再也藏不住了。

2017年,滁州自己核算的GDP排名全国147;2018年GDP国家修订后,滁州首次闯入全国GDP百强城市榜单;2019年,滁州排名全国92;2020年,滁州再次提升4个名次至第88。

而2021年前三季度,滁州以2559.20亿元的成绩位列第80名,排名超过了千万人口的大城市——河北保定,以微小差距紧紧追赶着广东茂名、浙江湖州、江苏连云港和宿迁,并且在增速(16.45%)上全部超越了前四者,大有继续逆袭之势。

艰难方显勇毅,疫情这两年,滁州不仅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排名反而提升得最多最快。

问“滁”机缘在何方,大树底下好乘凉。

进入滁州,你会看到“对接‘大江北’、融入长三角、实现大跨越”的标语俯拾即是。

“大江北”是指2015年6月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全国第十三个、江苏唯一的国家级新区——南京江北新区。

从地图上看,滁州位于安徽省最东侧,紧挨着南京江北新区。滁州下辖8个区县市中,有全椒、来安、天长以及南谯和江北新区直接接壤。

所以国家级江北新区一设立,滁州立马看到了自己家门口的重大机遇,滁州市委提出改革开放后的滁州已经走过了“大包干”“大扬子”“大滁城”时代,迎来了“大江北”时代,“对接大江北,建设新滁州”开始成为滁州的发展主旋律。

滁州主城区距离江北新区核心区直线距离仅40公里,从南京南站乘坐高铁到滁州主城区仅需20分钟,即便如此,滁州仍在不断拉近与南京的距离。

一方面滁州市区在向东南方向(南京方向)扩张,另一方面加快修建滁宁城际铁路。这是我国第一条跨省建设的市域城际铁路,西起京沪高铁滁州站,对接江苏省正在规划建设中的新南京北站,线路全长54.4km,其中滁州段全长46.25km。就在刚刚过去的12月28日,滁宁城际铁路一期工程二标段全线轨通,距离2023年正式通车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目前滁州与江北新区衔接的省际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4条、普通国省干线公路15条,与南京相连的多个“断头路”被打通,一个内联成环、外联成网的大江北“半小时”通勤圈基本形成。

除了从交通上进一步拉近双方的距离,滁州还在产业发展上全面抱紧江北新区的大腿。

滁州以苏滁园、市经开区原创城、汊河科技新城、南谯科创城“一园三城”为主体的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为依托,形成对接江北新区的产业承接平台,重点在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人工智能、新材料等产业方面做好招商承接,推进与“大江北”产业协调配套和错位发展。

结合江北新区产业定位与自身优势,滁州还做了详细的产业协同规划。

滁州经开区负责承接南京智能制造转型智能家电、智能设备、智能家居等产业;苏滁产业园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结合新能源、新材料打造智能装备制造的原材料、部件供应环节;滁州高教科创城坐实智能电网设备制造、高端制冷制造、新材料主导产业地位,并结合江北新区新材料研发化工新材料低碳、绿色、无害的下游涂料产业;全椒、天长结合主导产业与南京对接,发展智能装备、机械制造业。

仅仅2020年,滁州就承接沪苏浙转移或合作项目240个,占全市新签约项目的50%以上。

去年底,滁州对接“大江北”再添重磅利好,国家发改委亲自“做媒”,发布了《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安排南京结对帮扶滁州。

接下来,从干部互派挂职到共建产业合作园区,从资本与项目对接到民生共建共享,南京和滁州的大手和小手将会牵得更紧更牢。

回顾滁州过去的发展,无论是农业“大包干”、工业“大扬子”还是城建“大滁城”,都是在自身内部做文章,难免有些局限,而全面对接“大江北”则是跳出滁州看滁州,站在更高的维度上发展滁州,格局一拓天地宽,滁州也确实迎来了飞速发展期。

过去几年,滁州除了向外借力,把区位优势发挥出来之外,还对内挖潜,做起了“资源换产业”的文章。

滁州凤阳的石英岩矿初步探明储量约100亿吨,二氧化硅含量达99%以上,储量、品位和开采价值均居全国第一位。

滁州抓住机遇,依托这百亿吨石英砂资源,建立起覆盖石英砂、硅片、光伏玻璃、光伏电池、光伏组件、逆变器、光伏边框、封装胶膜、光伏背板、光伏电站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条。

2018年,光伏巨头隆基股份在滁州投建了年产13GW太阳能组件项目,在整个隆基股份体系中,滁州隆基乐叶是其最大的太阳能组件基地之一。除此之外,晶科能源、福莱特、福斯特、东方日升等光伏巨头也纷纷将核心基地“安家”于此。

2019年,安徽省政府将凤阳县列为省级硅基新材料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

根据滁州市发改委的数据,截至目前,滁州已建成、在建、已签约开展前期工作和在谈光伏产业重点项目58个,总投资192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44亿元。2021年1-10月,滁州当地光伏产业实现产值超300亿元,同比增长超100%,其中隆基股份光伏组件产值131亿元,福莱特光伏玻璃产值34亿元,晶科能源光伏组件产值52亿元。

几年时间,从无到有,滁州建立了一个投资规模大、头部企业多、产业链齐全的光伏产业基地,渐渐有了“光伏之都”的气象。

滁州还在安徽全省率先建立了产业链链长制,实行“一套班子、一支基金、一个协会、一个研发平台”的模式,全力推动“多链协同”。其中,光伏产业链作为滁州八大重点产业链的首链,由市委书记亲自兼任光伏产业链链长。

2021年前三季度滁州共引进八大产业项目259个,占全部招引项目的70.2%,有力促进了八大产业的集聚发展。

春天只管播种,秋天自有收获。

2021年11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发布《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2021)》榜单,滁州成功上榜,位居第61名,远超其GDP的全国排名,彰显了滁州工业的实力和潜力。

就在同一时间,中国社科院城市竞争力课题组也发布了“2021-2022年度中国城市竞争力提升最快Top20”排名,滁州以上升62名的成绩位列全国第三。

悠悠清流河述说着滁州的历史,千年琅琊山见证着岁月的更迭。从欧阳修笔下的“环滁皆山也”,到今天“大江北时代”的“环滁皆产业”,滁州,正以“黑马”姿态刷新着人们的认知,告诉世人:一个现代化新滁州正在江淮大地上奋力崛起!



投稿邮箱 :mgsrmtzx@163.com

信息来源:秦朔朋友圈

编辑:孟祥威

责编:朱昱熹

主编:袁恒金

2022.01.18

相关资讯

乡村振兴的“滁州路径”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  日前,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2004年以来,19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

进击的滁州,好燃啊!

滁州,冲起来了!2019年上半年,在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中,滁州经济增速达到9.4%,成为上半年增速最快的城市;在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上,滁州同样表现亮眼,以11.1%的增速占据榜首。在安徽省的经济格局中,与南京一河之隔的滁州,具有特殊地位

滁州各区县人口一览:凤阳县63.19万,琅琊区41.03万

滁州位于安徽省东部,2020年全市GDP为3032.1亿元,是安徽省第三经济强市,GDP排名远高于人口排名。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滁州常住人口为398.71万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4.92万人,是安徽省第七人口大市,常住人口呈小幅增

滁州市琅琊区:党建领航聚合力“矩阵效应”提质效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今年以来,滁州市琅琊区经信局紧紧围绕全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精神,进一步明确“一改两为五做到”行动目标和要求,坚持以“抓党建、促发展”为工作思路,提前谋划部署,催动工业经济发展的“矩阵效应”,奋

滁州市琅琊区担当实干促发展凝聚合力开新局

  今年以来,滁州市琅琊区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统一部署,全区上下从严从紧从快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今年一季度,琅琊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36亿元、增长28.9%,交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彩答卷

滁州市琅琊区:推深做实林长制助推乡村振兴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近年来,滁州市琅琊区以林长制改革为抓手,大力实施国土绿化行动,不断发展特色产业,取得显著成效,获评省级森林城市;辖区2个涉农街道获评省级森林城镇,8个有林村获评省级森林村庄,创成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2个,市级现代林业示范

滁州琅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开招聘5人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记者获悉,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的通知》(皖人社发〔2010〕78号)和《关于贯彻落实应对新冠

滁州南谯区科创城区域新增5条道路拟命名公示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记者从南谯区人民政府获悉,为加强我区地名管理,提高城镇文化品位,优化城镇地名环境,实现城镇地名命名的规范化,促进城镇的发展与管理。根据民政部《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有关规定,经地名专家评审会议商讨,初步拟定南谯区科创城

滁州市南谯区街道行政区划有调整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3月12日,滁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同意南谯区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的批复,具体如下:同意调整大王街道管辖范围。将龙蟠社区管理服务中心红庙社区会峰路以南、创业南路以东的赵油坊、二十墒、老油坊、罗郢、刘郢5个村民组划入大王街

春游江淮请您来▍滁州明光,湖光山色好风光!

生活不止眼前的日常还有诗和远方的自然之美明光就像一个天然宝藏山,空蒙清新,宁静雄浑水,莹润清澈,洒脱绵长山水环抱,风光绝美山水之间体验明光之美东冲湖因地得名,此处有村民小组就叫东冲。本来这里有很多居民,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他们就陆续搬离这儿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保龄球初学网白羊座星座网今日宣城理财投资网澳洲进口奶粉代购今日青岛手表腕表之家自行车之家澳门旅游网MySQL数据库应用通威股份A股河池新闻头条网崇左新闻资讯网西点蛋糕烘焙网今日泰安信用征信资讯网南充新闻头条网NFT艺术品平台大全今日淮北佛山头条新闻网桂林旅游网数字藏品系统开发保健品排名网今日商丘三亚旅游网紫燕食品股票乒乓球运动网绵阳新闻网今日网贺州新闻资讯网安溪铁观音官网
今日滁州网-滁州古往今来为江北重镇,也是山水相间,资源丰饶的鱼米之乡,滁州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市境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主要有濮家墩遗址、何郢遗址、顿丘遗址、西王遗址等。滁州依滁河而生,自古是长江北岸著名的鱼米之乡,盛产水稻、小麦、油菜等,特色产品有滁菊、明光绿豆、来安花红、南谯茶叶、女山湖大闸蟹、银鱼、雷官板鸭、天长芡实等。
今日滁州 ailailai.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