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13:08:26 | 浏览:513
从2018年的1801.8亿元
到2019年的2909.1亿元
从安徽第5到安徽第3
这是滁州在2019年交出的答卷
2020年2月28日,随着2019年安徽16地市经济数据全部公布,因第四次经济普查后的数据修订,安徽十六地市的经济总量排位出现了较大变动,滁州由2018年的安徽第5升至安徽第3,成为榜上的一匹“黑马”。
从经济数据的成功破“2”
再到排名冲刺破“3”
滁州为何突然发力?
在安徽城市经济格局稳定多年后
滁州又为何能后来者居上?
凭的什么?
“黑马”滁州
1年1107.3亿元,滁州打破了安徽之前较为稳定的城市经济格局。
梳理近五年的安徽省辖市的经济数据发现,合肥一家独大,芜湖次之,第三位置一直为安庆或马鞍山占据,且2019年之前的第3、第4、第5排名的城市GDP数据差距并不大。不过2019年,安徽前五城市GDP数据间距开始拉大。
可以说,滁州此次跃居第三显得格外引人瞩目。
记者注意到,自2015年以来滁州GDP一直稳稳位居第五位。从2016年起,“冲刺总量全省第三”这一目标被写进了滁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实际上,滁州能够与马鞍山、安庆一争高下,与城市经济发展大背景有关系。
据了解,近年来滁州积极融入南京都市圈,依靠大型城市的发展辐射性开始发力,并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战略。
早在2015年6月,国家批准设立南京江北新区,滁州就立马跟上,提出了改革开放后的滁州已经走过了“大包干”“大扬子”“大滁城”时代,迎来“大江北”时代。“对接大江北,建设新滁州”逐渐成为滁州的发展主旋律。滁州市委书记张祥安更是在2018年10月滁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一场学习会上,提出要“主动‘投怀送抱’,甘当发展配角”。
据了解,距离南京江北新区核心区直线距离仅40公里的滁州,仍在不断拉近与南京的距离。市区向东南方向(南京方向)的扩张、滁州交通发展头号工程——滁宁城际铁路的修建。用滁州市委书记张祥安的话来说,就是要实现“江北新区的潜力就是滁州的潜力,滁州的空间就是江北新区的空间”。这也是滁州参与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最现实的途径。
虎虎生机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安徽东部桥头堡的滁州,无疑站在了时代的风口。
除了天时、地利,还有人和!
滁州市委书记张祥安在参加今年的安徽省两会采访时表示,2019年滁州“厚植了两大基础,一是项目基础,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类项目加快推进,一是干部基础,干部干事创业的劲头和精气神足。”
从2019滁州政府工作报告中发现,仅2019年,滁州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就达到429个,50亿元的利维能一期、100亿元的星恒一期、240亿元的惠科光电等一批项目也纷纷竣工投产,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超1000亿元。
在大力推进招商引资之外,滁州与国家级新区——南京江北新区紧密联系,这也助力了滁州经济的腾飞。
在空间布局上,滁州以苏滁园、市经开区原创城、汊河科技新城、南谯科创城“一园三城”为主体的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获批,形成对接江北新区的主要对接平台。
在交通建设上,目前滁宁城际铁路已全线开工,预计2022年通车,全线通车后,从来安县汊河镇前往南京江北新区仅需10分钟左右。市场对接方面,滁州市集中建立了3000亩供宁蔬菜保供基地,南京超过十分之一的农副食品都由滁州地区供应。
站稳第三
从连续三年“冲刺总量全省第三”,到如今的位居第三,滁州面临的最新挑战是如何站稳这个位置。
滁州在2020年的工作计划中,明确要求“聚焦大融入,奋力争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排头兵”。
这其中,滁州将推进与南京签订的“1+2”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苏州签订的《中新苏滁高新区合作共建框架协议》,高起点编制《滁宁一体化国土空间战略发展规划》更是滁州2020年发展的重中之重。此外,滁州还提出了“争招引沪苏浙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占全市总数的50%以上”这一目标。
据媒体报道,在2018年的一篇论文中,有学者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安徽省各城市的竞争力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一直以来有“农业大市”之称的滁州,目前产业结构并不合理。文章建议,要充分利用其区位优势,吸引外资,提升科技实力。
数据表明,在2012年,滁州的第一产业比重仍有20%。而据滁州最新发布的2019数据,滁州产业结构已大幅调整,一产占比不足10%,二、三产业发展迅猛,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6:49.1:42.3。
据了解,2020年1月10日,滁州市政府与恒大集团签订了总投资1200多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该项目拟在滁州多地建设文旅康养项目,打造文化旅游新地标的同时,也打响了滁州文旅产业2020年的“第一枪”。
2019年,滁州全年接待游客3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0亿元,相较18年分别增长了15%、16%。这一成绩,不仅得益于滁州全域旅游工作的推进,更得益于滁州本地丰富的文旅资源。
截止至2019年底,滁州共有A级以上旅游景区37家,琅琊山、醉翁亭、凤阳明皇陵等景区美名远播,吸引着长三角地区游客。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杨茜也多次提出,要将滁州“打造成长三角知名休闲城市和全国旅游目的地。”
对接大江北,融入长三角。滁州步步为营、稳步发展,以“黑马”之姿夺得“安徽第三城”后,是否能如愿以偿稳住地位,与后者拉开差距?且看滁州日后如何发力!来源|凤凰网、滁州日报
主办|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运维|滁州学院蔚然新媒体中心
小编|邹烨
联系|chzu@qq.com(如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滁州市法治政府建设邀您来评价参与答题就有机会领取红包哦2000个红包在线发!先到先得!为了解人民群众对滁州市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满意度,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特开展滁州市法治政府建设满意度调查。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和亲身感受,对以下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为落实教育部“校外培训‘监管护苗’2022年暑期专项行动”部署和省、市相关要求,滁州市琅琊区教体局结合前期校外培训机构集中排查整治工作,会同区公安分局、城管执法局、市场监管局、文化旅游局、科技局、各街道社区,于2022
10月24日,在安徽省第十四届运动会闭幕式上,滁州市市长许继伟从副省长王翠凤手中接过省运会会旗,滁州获得了2022年第十五届省运会的承办权。随着承办权的尘埃落定,作为“东道主”的滁州人已经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从多方面着手筹备第十五届省
滁州位于安徽省东部,2020年全市GDP为3032.1亿元,是安徽省第三经济强市,GDP排名远高于人口排名。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滁州常住人口为398.71万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4.92万人,是安徽省第七人口大市,常住人口呈小幅增
来源:美好滁州滁州市琅琊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通告2022年4月1日,我区在对重点人群核酸检测中,发现一名初筛阳性人员。我区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初筛阳性人员已转至定点医院,相关流调排查,流调溯源、核酸检测、隔离管控、环境消杀等处置工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今年以来,滁州市琅琊区经信局紧紧围绕全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精神,进一步明确“一改两为五做到”行动目标和要求,坚持以“抓党建、促发展”为工作思路,提前谋划部署,催动工业经济发展的“矩阵效应”,奋
今年以来,滁州市琅琊区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统一部署,全区上下从严从紧从快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今年一季度,琅琊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36亿元、增长28.9%,交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彩答卷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近年来,滁州市琅琊区以林长制改革为抓手,大力实施国土绿化行动,不断发展特色产业,取得显著成效,获评省级森林城市;辖区2个涉农街道获评省级森林城镇,8个有林村获评省级森林村庄,创成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2个,市级现代林业示范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记者从南谯区人民政府获悉,为加强我区地名管理,提高城镇文化品位,优化城镇地名环境,实现城镇地名命名的规范化,促进城镇的发展与管理。根据民政部《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有关规定,经地名专家评审会议商讨,初步拟定南谯区科创城
生活不止眼前的日常还有诗和远方的自然之美明光就像一个天然宝藏山,空蒙清新,宁静雄浑水,莹润清澈,洒脱绵长山水环抱,风光绝美山水之间体验明光之美东冲湖因地得名,此处有村民小组就叫东冲。本来这里有很多居民,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他们就陆续搬离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