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为什么能”之三:为民生“加码” 让幸福“加速”

时间:2022-10-02 11:45:30 | 浏览:1767

来源:人民网编者按:今年4月初,安徽省公示了2020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得分靠前的县(市、区)名单。天长市位居同类县(市、区)第一名。亮眼的成绩,因何而来?背后有着怎么的奋斗故事?近日,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走进天长一探究竟,在企业车

来源:人民网

编者按:今年4月初,安徽省公示了2020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得分靠前的县(市、区)名单。天长市位居同类县(市、区)第一名。亮眼的成绩,因何而来?背后有着怎么的奋斗故事?近日,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走进天长一探究竟,在企业车间、施工现场、田间地头……一阵阵敢闯敢拼、干事创业、躬身为民的春风扑面而来。

釜山山群峰染翠,像一面绿色屏风置放城西;白塔河静静流淌,如一条玲珑玉带缠绕城东。置身山秀水美的安徽省天长市,令人惊叹古人择地兴城的智慧。

徜徉在横贯全城的千秋大道,走进功能齐全的新建社区,穿过无处不绿的大街小巷,又让人分明感到,当代天长营造的是一个赏心悦目的宜居之城。

近年来,天长市投资数亿元治理环城河水系,还一河碧绿;建设美丽乡村,缩小城乡差距;发展“智慧医疗”,百姓就近就医。如此种种,追求的就是在推进改革创新、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的绿色、协调和共享。

经过环境治理后,天长市的碧水蓝天。天长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此次全省考核中,天长取得这份优异的成绩单,离不开绿色理念引领。

两岸绿树红花,一河碧水畅流,南城河是天长市的内城河。几年前,南城河的沿河两岸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随处可见,沿河10多个居民小区生活污水直排入河,导致河水变黑、发臭,成为天长古城的一个视觉污点和环境伤疤。

“臭味刺鼻,附近的居民都不敢开窗户,大伙儿尽量绕道而行。”家住南城河近旁、南外街的市民刘正凡老人说,那时的南城河里的水又脏又臭,为此成了广大市民的诟病,常有人向市里投诉。

弯弯的河道一头连着老百姓的心田,一头连着社会的和谐。为此,天长市通过“控源截污、内河治理,生态修复、活水循环”等多种工程组合措施,下大力气推进环境系统整治工作。

同时,在“水环境生态补偿”“中小河流治理”等民生项目助推下,天长先后多途径筹措近2亿元实施的红草湖及周边水环境整治工程,不仅让南城河水变清、变亮、变美了,还多了一处风光宜人的红草湖湿地公园,成为天长市中心的天然氧吧。

取得这份优异的成绩单,离不开城乡协调发展。

在天长市汊涧镇汊北村华云百合专业合作社的羊肚菌大棚里,破土而出的羊肚菌鲜嫩肥厚。因羊肚菌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有“菌中之王”和“蘑菇皇后”的美誉,经济效益可观。

村民毛庆兰是合作社的老员工,几年前她将自家土地流转给了种植基地,每年有近万元的土地租金,每天还有近百元的务工费,去年挣了2万多元,今年有望超过去年。“早上7点来这里上班,我们10多个人一天下来大概能采300斤左右的羊肚菌。”毛庆兰说道。

产业发展到家门口,周边的群众有了事情做。像毛庆兰一样长期在大棚务工的周边村民有30多人,用工高峰期有近百人在基地里忙碌,蘑菇产业一年为他们增收近万元,当地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3万元。

芡实产业正带领百姓走上致富路。天长市委宣传部供图

产业兴,乡村兴;产业活,全盘活。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上,天长市依托芡实等特色资源,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的内生发展能力,让百姓依靠双手勤劳致富,生活获得更富质感。

取得这份优异的成绩单,离不开共享发展成果。

一幢幢美丽雅致的教学楼拔地而起,一间间设施完备的功能室投入使用,一条条教学资源的数字链接入校园……把最好的资源给教育,把最好的投入给学校,早已成为天长全市上下的高度共识。

天长秦栏小学的异地搬迁,是天长市破除优质均衡教育“壁垒”的缩影之一。作为一所镇属农村学校,随着外来人口流入增多和“返乡潮”的涌现,近年来,天长秦栏小学学位缺口越来越大。

去年9月,投资6000万的秦栏小学新校区正式建成,迎接新生。“录播室、音乐室、美术室、手球场、塑胶运动场等,市区学校有的,我们农村学校现在也全部都有了。”看着校园内孩子们欢快的身影,天长市秦栏小学校长张义和一脸的兴奋。

不建楼堂建学堂。面对持续升温的进城读书热潮,天长城镇学位建设有计划、按步骤进行,城区先后扩建了原天长三小,易地重建了西湖小学,新建了广陵小学、千秋小学以及乡镇的秦栏小学等,一批新建或重建工程正换挡提速,全力推进。

天长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天长市委宣传部供图

从天长的实践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具体的,是要让人民群众可感可触、直接受益;让人民群众在参与中真切受益;让人民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长远受益。

天长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天长人。而随着天长县域经济的壮大和增强,从发展中得到实惠的,也必将是全市每一位人民群众。

相关阅读:

“天长为什么能”之二:“热土”迸活力 客从八方来

“天长为什么能”之一:创新练“内功” 科技唱“好戏”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相关资讯

团风警方:跑出打击“涉诈帮信”加速度,连续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

团风公安扎实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严厉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大力整治社会治安隐患,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近日,团风警方连续抓获4名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嫌疑人,为专项行动再添战果。【案例一】7月25日,团风镇居民徐

推进医保服务下沉焦作马村区为便民惠民“加速”

民生无小事。一座幸福之城,温暖明亮的民生底色不可或缺。焦作市马村区委、区政府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每年都集中力量办理一批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民生实事项目,涉及交通出行、教育医疗、养老服务等方方面面。截至目前,2022年马村

焦作马村区:制定“作战图”创“星”加速度

“我们因村制宜,明确毛纱厂项目为主导产业项目,这项工作已经完成,挂红旗销号。在项目品质提升方面,需要挂黄旗推进。这一项项工作按照‘作战图’推进,我们争创‘产业兴旺星’信心十足。”连日来,焦作马村区武王街道秦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秦长明带

芜湖:新能源汽车“加速度”驶入百姓家

(图片由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不久前,芜湖市民孙女士着实体会到新能源车是“真香“,自从开上新买的奇瑞冰淇淋上下班,孙女士的出行成本直线下降。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月的充电费用约50元,这价格比搭乘公共交通还便宜。随着配套设施越来

菏泽加速突破,底气何在?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2月25日讯菏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到,菏泽地区生产总值前移5个位次、跃居全省第8位,实现了由“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的历史性跨越,要拿出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的气魄,在“后来居上”新征

美在菏泽丨巨野:文旅产业点亮麒麟之乡“双招双引”跑出加速度

编者按: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菏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全面展示2021年菏泽市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大众网·海报新闻联合菏泽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共同推出“美在菏泽·2021菏泽经济社会发展巡礼”,

深州今年实施16件民生实事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陈凤来 通讯员高占峰)日前,深州市确定了2019年将实施的16件民生实事,涉及群众关心关注的脱贫攻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人居环境、农村饮水、群众出行、平安深州、城市功能、环境治理10个方面。在脱贫攻坚方面,深州市进一步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大健康项目网天天基金行情网北京交友相亲网宋氏起名字大全鹤壁新闻头条网飞鸽自行车深圳世界之窗资讯网青岛啤酒A股林丹球迷网姑婆山旅游攻略厦门旅游网今日菏泽电影票资讯网山东泰山资讯网奔驰迈巴赫汽车网
今日滁州网-滁州古往今来为江北重镇,也是山水相间,资源丰饶的鱼米之乡,滁州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市境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主要有濮家墩遗址、何郢遗址、顿丘遗址、西王遗址等。滁州依滁河而生,自古是长江北岸著名的鱼米之乡,盛产水稻、小麦、油菜等,特色产品有滁菊、明光绿豆、来安花红、南谯茶叶、女山湖大闸蟹、银鱼、雷官板鸭、天长芡实等。
今日滁州 ailailai.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