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12:01:11 | 浏览:316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天长地处皖东、三面环苏,与南京、扬州等城市接壤,县域经济一直呈现“稳、快、优”的发展趋势。2020年,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各项指标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其中地区生产总值549.3亿元,总量位列全省第四,连续两年荣获安徽省县域高质量发展分类考核第一名,入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位列全国工业百强第57位、创新百强第53位等6个百强县榜单。
近年来,天长市坚持和完善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枫桥经验”,把解决乡村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特色党课”宣教、 “小微权力”监管、 “乡风文明”建设、 “乡村农旅”兴业等创新举措,有效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有力推动乡村振兴。2020年,该市蝉联全国信访“三无”县(市、区)荣誉;获得全省信访系统“人民满意示范窗口”称号;在全国率先完成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试点, “十八步工作法”在全国推广。
“特色党课”解决基层治理思路“困惑”
坚持从实际出发,着力解决党员群众思路困惑,天长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市委、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总)支部三级书记给党员干部上党课,确保基层治理的正确方向。
汊涧镇长山村。
党课教育突出讲政治。天长市坚持党课姓“党”的总要求,突出学原著、悟原理,解党员群众思想之“渴”、补精神之“钙”,16个镇(街道)、174个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开展“党员发声”行动,党组织之间相互交流党课教育心得,推动党课教育“入脑入心”。
党课教育重在接地气。天长市利用“村村响”大喇叭播放红色经典故事,开展一刻钟党史知识巡讲, “上门讲党史”和开办农科实用技术讲座相结合,让党课走进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千家万户,有效地推动党课从“情景”向“实境”推进。
党课教育勇于揭短亮丑。突出问题导向、勇于揭短亮丑,对于党员干部队伍中不守政治规矩、不参与组织生活、不支持工作、违规违纪等错误倾向和歪风邪气,党课教育时直言其过、直击要害,进行“靶向”治疗,让党员红脸、出汗、受洗礼。
小微权力监督打通基层治理服务“堵点”
多方引导,让党员群众参与到村级小微权力民主监督中来,有效破除和消除干群、党群之间的隔阂,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实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积分”。在新街镇试点基础上,2019年天长市在全市174个村(社区)全面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积分”监督制约和激励机制,即通过建立村(社区)干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以及村(社区)干部工作表现积分制管理制度,明确村干部工作职责权限,划出红线,把村干部的权力晒在阳光下,让村干部敢干事、肯干事、能干事、善干事。
天长市城南新区。
完善党员群众定期“说事+审议”。为推动村民全程参与村级“三重一大”事前、事中、事后以及日常村务监督管理,天长市确定每月26日为党员群众“说事+审议”日,形成民事民说、民事民评、民事民管的浓厚民主氛围。
创新治理监督融合“网络+网格”。将“互联网监督+网格化管理”有机融合,把监督平台二维码推送到村(社区)网格管理微信群,方便群众快速关注监督平台,查阅相关信息。
乡风文明增添基层治理精神“力量”
近年来,天长市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治理、乡村振兴的全过程,引领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新风尚,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
永丰镇万亩林网。
村民自治释放基层活力。该市创新“1+N+X”村(社区)协商治理模式, “1”是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任协商委员会主任,负责牵头引导; “N”是指村(社区)“两委”成员、两代表一委员、 “五老”人员和乡贤人士,请他们主动参与协商议事; “X”是指利益相关方人员,共同协商治理村务和涉及自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坚持村规民约制订“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各村(社区)以“五老”人员和乡贤人士为主,结合实际对村规民约进行完善修订,并经各镇(街道)党(工)委把关,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进行实施,宣传禁燃禁放、爱护环境、移风易俗、厚养薄葬等文明新风。各村(社区)还推选德高望重、热心服务的乡贤人士组成红白理事会,邀请老党员、老干部和群众代表参与,实现基层民主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转变,着力营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它事不办”的良好社会氛围。
保洁限塑靓化人居环境。为了净化、美化乡村环境,天长市出台《乡村环境建设整治工作实施办法》,投入人力财力,加强乡村生产生活垃圾收储运管理工作;印发《关于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食用容器(袋)的通知》,向一次性水杯、塑料袋说“不”;174个村(社区)垃圾清扫全部建立市场服务管理机制,并推行垃圾分类。2019年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德育教化绽放德治之花。结合乡情实际,天长市紧扣“诚德、爱德、仁德、孝德”四个重点,建立“四德榜”,将“四德榜”建设纳入乡风文明建设的重点,不断提升“四德榜”上榜村民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着力开展“传承优良家风”活动,从家庭做起,改陋习、树新风,以家庭的“小氛围”温润社会“大气候”。2020年评选“最美新乡贤”250人、 “天长好人家”200户和“平安家庭”150户,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乡村旅游破解基层治理发展“难题”
坚持“多予少取”基层治理总体原则,天长市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果之乡” “林之美” “水之韵”乡村特色产业,并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把天长乡村特色产业、自然资源转化为带动群众致富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
做强产业大兴乡村农旅。天长市聚力打造芡实、葡萄、草莓、百合、苗木、经果林、中药材等七大特色产业基地,红草湖公园、胭脂湖湿地、上泊湖生态林网、北荡渔光互补、高邮湖风力发电,以及金牛湖、草庙山、卧龙山生态公园,龙岗、汊河古村落等10个乡村游项目,连续3年成功举办千秋剥菓节,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以“果之乡” “林之美” “水之韵”为主题的乡村游年均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实现收入近亿元。
借助网络搭建电商平台。天长市行政村电商网点覆盖率、电商道路畅通工程、乡村网络覆盖率均达到100%,获批全省电商示范县。天长电子商务产业园被评为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连续两次被评为省级电商示范产业园。5个镇获批省级示范镇,9个村(社区)获批省级示范村,获批数量和质量全省遥遥领先,拥有年网络销售额超100万元农村电商品牌2个。
依托项目完善基础设施。2019年以来,该市以水美天长为主题,整合各类项目资金3.78亿元,新修环白塔河、高邮湖西岸风光带36.58公里,改造5条主要河道145公里,整治绿化河堤102.6公里。新建白塔河、川桥河市区段,杨村河、秦栏河镇街段,老白塔河宏大、三元、护桥、民生村(社区)段等游步道55公里,乡间游步道108.5公里,景点连接公路160多公里,打造圣丰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等。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多次推介天长市产业兴、乡村美的经验做法。
宣金祥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叶素健
最近几年,这些固有印象正在被快速取代,今天与安徽绑定的是“逆袭”“顶流”“制造业top10”这样的闪亮新标签。一个古韵悠远的文旅目的地。还是一个华东腹地的传统农业大省。你印象中的安徽是怎样的形象。今天的安徽究竟有多硬核。
人文荟萃、山水画廊。博望区作为我市的“东大门”,十年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产业集群、增强民生福祉,一座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正在崛起。“刃具之乡” 博望区有着“中国刃模具第一镇”的美誉,近年来,博望区机床行业坚持科技创
来源:【安徽县融频道】日前,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为在部队荣获“二等功”的现役军人彭星辰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为其家属送上立功喜报和慰问金,并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图为在砀山南站热烈庆祝彭星辰光荣返乡在砀山南站,“热烈祝贺彭星辰同志荣立二
热烈祝贺滁州市全椒县大墅龙山度假区天造博物馆正式开馆大墅龙山天造博物馆围绕“龙腾大墅、石耀辉途”主题,于2020年由大墅籍著名企业家孙仕中先生创建。馆内收藏展出大量天造奇石,首批入馆藏品有千余件,其中包括350多件远古化石、天然宝石和140
根据安徽省亳州市发布的消息,需要居家健康监测的人员非必要不外出,不得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不得在外堂食或聚餐;不得在小区散步以及外出观影、观戏、观展;不得会客、参加聚会和讲座等人群聚集性活动;不得前往商场、超市、办公楼、餐厅等人群密集场所;不得
8月10日,市文化和旅游局举办“媒体开放日”活动,邀请市融媒体中心、市报社记者,“大禹城”微信公众号及多家自媒体从业人员现场观摩,全面了解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公共文化建设、群众文化活动组织、文旅产业培育等工作情况。近年来,市文化和旅游局以文化旅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张欢、刘建斌)2022年,安次区将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深化“211”战略,落实“五五四三”工作思路,抢抓“西扩南拓”机遇,打造廊坊城市新中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推动主城区
来源:本溪日报-本溪网今年以来,邢台市襄都区把发展城市经济综合体作为破解土地瓶颈、促进产业聚集、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牢牢把握“推动中心城市成长”这一布局,着力构建“3444”产业新体系,加快城市经济综合体建设,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城
河北新闻网讯(潘风领、张磊、曹书瑞)田园综合体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动能,是实现产业振兴的新支点。近年来,河北省枣强县嘉会镇强化规划、突出特色、精准发力,依托自然资源、特色产业、农业园区等优势,致力于打造集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田
清苑新城布局于雄安之畔,建设水平对标雄安,可谓“雄”心勃勃。向外,据山河显要之地;向内,则精修“内功”,项目重新定义交通、教育、医疗、休闲、购物等宜居元素,以8000亩恢宏体量,立志打造一座全龄生活城邦。清苑新城8000亩规划效果图枕山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