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安徽两会|天长:打好“五张牌”拓展农民增收路

时间:2022-10-02 12:03:36 | 浏览:566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皖东天长市,国土面积 1770 平方公里,总人口 63 万,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优质商品粮基地县、全国 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股改”试点典型县、全国农村综合 改革试点县,连续8年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近年来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皖东天长市,国土面积 1770 平方公里,总人口 63 万,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优质商品粮基地县、全国 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股改”试点典型县、全国农村综合 改革试点县,连续8年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近年来,天长市积极推动农业农村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充 分发挥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优势,使全市乡村振兴的 动力和活力显著增强,助推了农民经营性收入快速递增。 2021年,该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80元,其中农民经 营性净收入10877.76元,占比43.2%。

种植户正在收割芡实。

新街镇王店村的玩具加工点里,农民王凯林正在 指导工人生产。

天长市嘉禾农场主陈宏平(右三)正在指导农户防 治冬小麦病虫害。

农民陆学生创办养鸡场,正在指导工人为鸡栏消毒。

杨村镇光华现代农业产业园学用示范基地。

打“培训帮教”牌,为农民增收“充电赋能”

农业科技培训“精准化”。秦栏镇新华社区赵玉明,失去 了强体力劳动能力,一时找不到适合的创收路子,去年春季, 镇农技站举办稻虾共作培训班,他报名参加农业科技培训。 市农业农村局培训中心不仅引荐他参加稻虾种养技能培训 班,还帮他争取到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流转20亩水田,发 展稻虾共作产业,当年实现净收入15万元。两年来,天长市 累计为有需求的750家农业经济实体和3500个农户组织开办 了20个产业类别的培训班220多期,参训5300多人次。

专家送技上门“兴产业”。为强化种植、养殖业两大农业 技术对口帮扶支援,天长市定期和不定期选派农技专家前往 各地,与430多家合作社、家庭农场建立结对帮扶关系,现场 传授技术技能。市农技专家多次前往汊涧镇禾禾生态合作社 进行跟踪指导。该社不仅扩大规模走上富裕路,还带动了当 地11户农户季节性务工,人均年收入在9000元以上。

大户帮带争做“领航员”。去年来,天长市千秋芡实经济 合作社种植32300亩芡实、养殖1300亩河蟹,理事长全玉海先 富带后富,主动结对帮带,向当地 120 多个种养殖户传授技 能,动员大家跟他一起发展芡实等种养产业。在天长,有刘明 文、张建昌、陈宏平等200多个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像全玉 海一样,领着农户学,干给大家看。

打“创业兴企”牌,农民创新创业“当老板”

农民创业当老板。2020年初,万寿镇忠孝村村民蔡峰林 从扬州市箱包公司打工回乡,由于掌握了箱包制作技术和销 售路子,在征得家人同意后准备在家乡创业,但苦于不会企业 经营管理。就在他犯难的时候,天长市人社局与市科技创业 孵化中心联合举办农民创业培训班,蔡峰林当即报名参训,在 万寿镇政府支持下,他创办天长市喜旺箱包厂。经过近两年 摸爬滚打,他的小厂年生产规模已达110万元,实现净利润30 多万元。像蔡峰林一样自主创业的农民在该市还有很多,杨 村镇沂湖村村民舒新华创办天长市新华模具加工厂,夫妻俩 并肩作战,年产值达到85万元,年利润25万元,还带动了4人 就业。

2021年,天长市共有返乡创业总人数1500余人,创办企 业等经济实体 880 余个,吸纳 3.6 万余人就业,实现总产值 12.8亿元,其中吸引本土人才1800多名返乡创业,吸纳社会 投资11.58亿元。该市以秦栏电子、杨村模具、金集玩具、汊涧 箱包等为代表的民营经济实体呈“井喷式”发展。2021年,新 增市场主体9800家,新增民营企业2681户,民企总数达18801 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近年来,天长市号召全民创业,鼓励、支持农民创办实体经 济。去年以来,该市共组织开办创业培训班65期,培训以农民 为主体的920多人,其中绝大多数人独立创办了实体经济。

打“绿色生态”牌,端牢生态增收“金饭碗”

共享“治水红利”。铜城镇治水,不仅让河、湖、库的水活 起来,生态美起来,而且把治水与改善人居环境、服务当地特 色产业紧密结合,让群众共享“治水红利”。王春祥是当地有 名的“水产专业户”,他联合60余名村民承包8000多亩水面, 创办种养殖合作社,投资芡实大市场,领着乡亲干得风生水 起。近3年,合作社年营收均在1.2亿元以上。

“美丽经济”助增收。近年来,该市全面落实国营林业种 植基地“百场兴百业、百场带百村”产业发展战略,全力发展苗 木、花卉、茶叶特色产业,不仅把林场装扮得生机勃勃,格外美 丽动人,还给周边农户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2021年,实现 营收1000余万元,同比增长28.5%。直接惠及周边50余户农户和25户脱贫户,带动周边农户就业3600人次。 “林下经济”有奔头。天长市坚持造林护林并重,大力 发展林下经济,让林农端牢“林产业饭碗”。金集镇井亭村 草庙山茶叶基地引进生态茶企,利用草庙山低矮林木资源, 建成林下生态茶园1500亩,安排100多名当地群众就业,人 均日工资在160元以上。在林下经济助力下,去年虽受疫 情影响,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达25180元以上, 比上年增加3284元。

打“社会服务”牌,为农民增收“上保险”

“订单农业”是天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品牌。永丰镇 耕地面积近20万亩,2019年全面推行“农业企业+合作社+ 种植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由25家合作社、37个家庭农 场及 70 多个种粮大户参与的天长市大地农业专业联合 社,实行“惠农服务”一条龙,开展统一耕、种、肥、防、收全 环节服务,同步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各方收入。目 前,全镇5400多个农户加入订单种植行列。去年,全镇发 展“丰两优香一号”“南粳 5055”、紫金糯等高档优质水稻 种植面积 12.8 万多亩,全部实行订单种植,全年增收1500 万元。

近年来,天长市丰仓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芦龙农事服 务专业合作社、禾禾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一大批农机、农 事服务组织在发展“订单农业”的同时,尝试农机化全程代 理服务,让农户真切地尝到了种田大有“赚头”。

打“特色种养”牌,农民增收奔出“好钱程

“一地两用”粮虾双收。近年来,天长市强化“稻虾共 作”产业规划,因地制宜指导农民加强田间管理,降低种养 风险。截至目前,该市共推广了稻田综合种养面积 15 万 亩,成功创建了万亩稻虾共作示范基地,“稻虾共作”给村民 每亩带来3000多元收入。

芡实种植呈现新飞跃。天长市重点推广“天芡一号”良 种芡实,良种覆盖率超过75%,产出来的芡实果更加粒大、 饱满,每亩产量可达500 斤,收益 3800 元左右。去年全市 芡实种植面积达 6.7 万亩,比 2020 年增加 21.8%,产芡实 34000 吨。天长市是我省乃至全国最大的芡实种植、加 工、销售和消费县市,共有芡实专业合作社 120 家,以“百 荡湖”“千健”“湖珠”等为代表的注册商标达25个,产品在 全国各大中城市超市销售,供不应求。目前,“天长龙岗芡 实”已是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现“天长市地理标志证 明商标”零的突破。

“天长农民天生具有吃苦耐劳、聪明肯干优秀品质,加上 得天独厚地缘和人文优势,以及历届党委政府经济富民政策 引领,农民经营性收入快速增长,走出了一条农村改革促进 产业发展之路。”天长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说。

宣金祥 魏玉军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叶素健

相关资讯

安徽人游安徽 安徽:你好新同学!这是我的“名片”!

黄山西海大峡谷网红小火车(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蔡季安)又是一年开学季你准备好了吗?不负韶华,马上出发!来黄山,用一场旅行迎接崭新的开始吧▍▎▏开学第一站在诗画里寻觅另一个自己日子虽然平淡,好在我们足够喜欢。开学第一站,走,去黄山!黄山宏村

安徽最小众的自驾线路,比皖南川藏线更适合自驾,风景美如画

我是自驾游天下大军,计划用5年时间看完中国的自驾线路和小众景点(历史古迹和绝美风景的地方),目前在安徽自驾游。如果你也喜欢这些,请关注我。这条线路在安徽黄山歙县,贯穿了歙县不少小众的村落,其中部分。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条真正的安徽小众自驾游线路。

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着力打造皖北科技创新和开放发展引领区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自2020 年9 月24 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正式揭牌以来,蚌埠片区坚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紧紧围绕打造“三地一区”两中心,整合资源、优化制度、探索规则,努力实现“带动沿淮、辐射皖北”,

安徽蚌埠蚌山区加快规上工业企业入库

当下为加快申报进度,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统计局采取三项措施,做好规上工业企业申报入库工作。加强摸底对接,做好前期准备。积极与科技经信部门和乡街对接,及时了解全区新投产拟升规的重点企业名单,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早着手早入库,做好企业申报相关指

安徽蚌埠乡政府强拆,公安机关“管不了”?国家赔偿诉讼可以管

近日,网络上一段暴力拆迁视频热传,网友反映,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燕山乡相关领导组织人员通过砸门砸窗翻墙方式,闯入其家中,实施暴力强拆。其七旬老母亲被暴力控制,事后被诊断出两根肋骨骨折。乡政府是否有权强拆拆迁户的合法房屋?拆迁部门单方面下发违建

安徽省淮南市概况

淮南,位于安徽省中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淮河之滨,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五彩淮南”之称,是沿淮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合肥经济圈成员之一。 淮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西汉时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首置淮南国,后刘安在八公山招贤纳士,著书

安徽马鞍山博望区集中开工1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百亿元

9月8日,博望区举行“博望十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博望区委宣传部供图中新网马鞍山9月8日电 (记者 张强)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8日举行“博望十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此次集中开工重点项目19个,总投资103.6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

安徽淮北市杜集区“党建”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

本报淮北讯 (通讯员 王飞)近些年来,安徽淮北市杜集区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巩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资产经营型、产业带动型、物业租赁型、服务创收型4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建强村级党组织促发展、发

安徽最新人事消息

淮北市委常委、烈山区委原书记张力履新据淮北市人民政府网站市委领导窗口显示,淮北市委常委、烈山区委原书记张力已出任淮北市委常委、秘书长一职。另据淮北新闻网1月11日报道,当天下午,市委书记张永调研烈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听取相关工作情况汇报

安徽最没存在感的城市,名气不如下面的砀山县,你觉得有潜力吗

说起安徽人们想到的往往是合肥、黄山这些地方,其中有一座城市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甚至知名度都比不上阜阳、蚌埠,这座城市就是宿州,对于外地人来说,宿州没什么让人记忆颇深的地方,名气还不如下面的砀山,好歹砀山梨还是有些知名度的。宿州堪称安徽最没存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张家界旅游网飞盘运动俱乐部钓鱼野钓网居家风水学今日威海怀化今日新闻网TCL科技A股今日东营新乡新闻头条网scratch少儿编程万科A股贵州茅台A股开封新闻头条网山西汾酒A股今日南阳北方稀土A股今日蚌埠玉林新闻资讯网北海旅游网剑南春股票网武夷大红袍官网安阳新闻头条网晨光股份A股益阳头条新闻网南宁分之道官网以色列旅游网少儿培训学习网今日聊城潮州新闻头条网内江新闻头条网
今日滁州网-滁州古往今来为江北重镇,也是山水相间,资源丰饶的鱼米之乡,滁州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市境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主要有濮家墩遗址、何郢遗址、顿丘遗址、西王遗址等。滁州依滁河而生,自古是长江北岸著名的鱼米之乡,盛产水稻、小麦、油菜等,特色产品有滁菊、明光绿豆、来安花红、南谯茶叶、女山湖大闸蟹、银鱼、雷官板鸭、天长芡实等。
今日滁州 ailailai.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