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天长市历史及行政区划沿革

2022-10-02 12:06:16 340

摘要:天长市境域属古扬州,新石器时代开始有人类定居。天长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高邮湖西岸,与长江、淮河相邻,西与安徽省来安县接壤,北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金湖县毗邻,东与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隔湖相望,南与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南京市六合区相连。天长市地理...

天长市境域属古扬州,新石器时代开始有人类定居。天长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高邮湖西岸,与长江、淮河相邻,西与安徽省来安县接壤,北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金湖县毗邻,东与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隔湖相望,南与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南京市六合区相连。天长市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显著、交通便捷,是南京都市圈县级城市之一,市区距扬州50千米,距南京75千米,西傍京沪铁路,长深高速、宿扬高速、宁连一级公路穿境而过,内河航道诸多,经高邮湖连接洪泽湖直达长江。全市国土面积1770平方千米,境域东西宽约53千米,南北长约56千米,边界总长293.13千米,其中省界270千米,县界25.13千米。

境域面积

唐代建县初期的具体面积无考。宋代县境,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天长军理天长县,东西九十五里,南北九十里。”明、清境域面积,据旧志记载:“广一百五十里,轮一百里。”新中国成立后,除西南部与六合交界处常有纠纷外,区域基本稳定。

历史沿革

一、县属沿革

秦、汉时期所置广陵、东阳二县大体在新白塔河以北地区,具体县属界限无考。此后,天长境内还设置过沛县(侨置)、石梁县、永福县等,县属范围均小于今天的天长市。唐代设置千秋县(后改称天长县)时,是个地处偏远地区的望县之一,户籍人口超过3000户,具体范围无考。明嘉靖《天长县志》记载县属:“东界江都县大仪乡六十里;西界盱眙县孝弟乡九十里;南界六合县四号墩五十里;北界宝应县孝弟乡五十里。”清代县志除对统计数据提出异议外,所记载的县属范围没有多少变化,今大通镇、秦栏镇和界牌镇的部分地区仍不属天长县,江苏省金湖县等县部分地区曾属于天长县。民国以后,天长县属曾几经调整。新中国成立后,县置与区域基本稳定。

二、建置沿革

夏、商在《尚书·禹贡》中属古扬州地,建置无考。

春秋时期先后属吴国、越国,战国时期属楚国,建置无考。

秦代为广陵、东阳二县地,先后属九江郡、东阳郡。

两汉属广陵、高邮两县地,部分境域属江都县。

三国属广陵县,隶广陵郡。

晋属高邮、广陵两县地,隶广陵郡。

南北朝时期部分县境属高邮外,境内还出现过沛郡、沛县、泾州、淮州等侨置郡县和州,以及石梁县等。

隋代先废石梁郡,后改石梁县为永福县,废县后地人六合县。

唐初先设石梁县,废县后地入六合县。唐天宝元年(742年),为庆祝唐玄宗诞日“千秋节”,割江都、六合、高邮三县地置千秋县,天宝七年(748年)改称天长县。

五代先后设建武军、雄州。

宋代改雄州为天长军。至道二年(996年)复县。后又经两度升军、复县。

元代设天长县,先后属临淮府、泗州。

明代设天长县,先后属中书省直隶泗州、临潦府泗州、中立府泗州、凤阳府泗州。

清代设天长县,先后属凤阳府泗州、直隶州、江南省、安徽省。

中华民国时期民国政府设天长县,先后属安徽省第六、五、九行政督察区。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主政府和解放区民主政府,曾设置过天高办事处、天长县、天高县、炳辉县,先后属淮南苏皖边区津浦路东专员公署、苏皖边区第三行政区专员公署、江淮一分区专员公署。

1949年1月天长解放,原高宝县所属地域从炳辉县中划出,4月炳辉县划属皖北第一区专员公署(6月改属皖北区滁县专员公署)。1946年,为纪念新四军名将罗炳辉曾一度改称炳辉县。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为炳辉县,属皖北区滁县分区专员公署,1952年4月12日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56年1月12日属安徽省蚌埠专区。

1959年12月5日,国务院决定改炳辉县为天长县,次年1月5日,本县改称天长县,1961年3月复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71年3月29日属安徽省滁县地区。

1986年至1992年,天长县属滁县地区。1992年年底撤销滁县地区成立省辖滁州市后,天长县改属滁州市。

1993年9月18日,民政部印发《关于安徽省撤销天长县设立天长市的批复》:“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天长县,设立天长市(县级),由省直辖。”10月11日,安徽省政府发出《关于撤销天长县设立天长市的通知》,新设立的天长市(县级),以原天长县的行政区域为天长市的行政区域,由省直接管辖,暂时委托滁州市代管。

行政区划

《太平寰宇记》记载:天长县原分为19个乡。

宋代设18个乡及铜城、石梁2个镇。

明代曾分为13里或13都。

清代沿袭明制。

民国初年,分为9个区,84个乡,24个镇,后屡有变动。民国29年(1940年),设3个区,17个乡,3个镇,320个保。

1949年10月,设9个区,6个镇,85个乡。

1950年4月,设7个区,5个镇,85个乡。

1951年,设7个区,5个镇,100个乡。

1952年7月,设8个区,6个镇,104个乡。

1956年2月,设4个区,4个镇,37个乡。

1957年2月撤区并乡,设4个镇,21个乡。

1957年7月,设4个区,4个镇,21个乡。

1958年9月,再次撤区并乡,设13个乡。12月调整为1个镇,14个乡。

1959年5月,撤销乡级建制,设10个人民公社,1个镇。8月增设1个人民公社,10月增设1个镇。

1961年6月,调整为32个人民公社,3个镇。

1963年,3次调整后,设41个人民公社,3个镇。

1968年10月,设40个人民公社,3个镇。

1969年3月,设19个人民公社。

1971年,设23个人民公社,3个镇。

1973年,设29个人民公社,3个镇。

1978年5月,设32个人民公社,3个镇。

1980年,设35个人民公社,3个镇。

1981年,设6个区,1个区级镇,35个人民公社、2个镇。

1983年,政社分开,全县设6个区,1个区级镇,2个镇,35个乡。

1984年10月,设6个区,3个区级镇,35个乡。

1985年5月,设4个区级镇,34个乡。

1986年,汊涧镇、汊涧乡合并设立汊涧镇,铜城镇、铜城乡合并设立铜城镇。全县有6个区,4个镇,32个乡,342个村民委员会,3900个村民小组。

1992年2月20日,第三次撤区并乡开始。撤销仁和、金集、城关、汊涧、大通、铜城6个区公所,铜城镇、平安乡、釜山乡、谕兴乡区划不变。天长乡、永丰乡、桥湾乡,以及芦龙乡的九里、西庵,十八集乡的杨圩、草湖、张庄和万寿乡的蔡营、长亭共7个村并入天长镇。新华乡、官桥乡并入秦栏镇。于洼乡并入汊涧镇。大通乡、便益乡、坝田乡合并设立大通镇。乔田乡并入杨村镇。石梁乡、十八集乡(不含杨圩、草湖、张庄3个村)合并设立石梁镇,镇政府驻石梁。金集乡改设为金集镇。安乐乡改设为安乐镇。仁和集乡、芦龙乡(不含九里、西庵2个村)合并设立仁和集镇。关塘乡、长兴乡合并设立冶山镇。郑集乡改设为郑集镇。张铺乡改设为张铺镇。界牌乡、万寿乡(不含长亭、蔡营2个村)合并设立界牌镇,镇政府驻界牌;高庙乡、龙岗乡合并设立高庙乡。王店乡并入新街乡,乡政府驻新街。湖滨乡并入龙集乡。全县共设14个镇、6个乡,其中汊涧、铜城、秦栏、天长4镇为建制镇。7月3日秦栏镇分设新华、官桥2个办事处,界牌镇设万寿办事处,仁和集镇设芦龙办事处,冶山镇设关塘办事处,天长镇设城南、永丰和桥湾3个办事处,石梁镇设十八集办事处,新街乡设王店办事处,汊涧镇设于洼办事处,大通镇设便益、坝田2个办事处,高庙乡设龙岗办事处,龙集乡设湖滨办事处,杨村镇设乔田办事处,办事处为所在乡镇政府正科级派出机构,管辖范围多为原乡行政区域。

1993年,恢复原有36个乡镇建制,村级调整不再恢复。

经国务院批准,1993年撤县设市后,安徽省政府批准天长市乡镇撤并、调整方案:撤销天长镇,设立天长、城南、永丰、桥湾4个正科级街道办事处,增设十八集、芦龙、万寿、关塘集、便益5个正科级乡,使原36个乡、镇减少为28个乡、镇和街道,即11个乡、13个镇和4个街道。

1996年4月,平安乡撤乡设镇。

1997年12月,釜山乡撤乡设镇。

1999年8月,高庙乡撤乡设镇,称高庙集镇。

2001年11月7日,市委、市政府决定撤销于洼、王店、坝田、乔田、新华、官桥、龙岗、湖滨8个自设乡,正式将天长镇、城南乡、桥湾乡、永丰乡改为街道。

2005年,全市共设8个乡、16个镇、4个街道,24个社区、34个街道(村级)、322个村、168个居民小组、2916个村民小组。

截止2020年,天长市辖14个镇、2个街道,即秦栏镇、铜城镇、汊涧镇、永丰镇、杨村镇、万寿镇、仁和集镇、石梁镇、张铺镇、新街镇、金集镇、冶山镇、郑集镇、大通镇、千秋街道和广陵街道。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