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连续强降雨影响,滁河水位高位运行,清流河水位持续上涨,中小型水库全面告急。7月18日21时,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将17时才调整的2级应急响应升级至1级应急响应,防汛形势十分严峻。截至20日8时40分,滁河吴港水位12.95米,超保证水位0....
受连续强降雨影响,滁河水位高位运行,清流河水位持续上涨,中小型水库全面告急。7月18日21时,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将17时才调整的2级应急响应升级至1级应急响应,防汛形势十分严峻。截至20日8时40分,滁河吴港水位12.95米,超保证水位0.07米,为历史第二高水位;清流河西方寺水位14.69米,超警戒水位0.69米;全区157座水库,超汛限水位溢洪的已达154座。
“大爷,现在水情复杂,您看这雨一直下着不停,您家住在堤坝边,一旦水位上涨,就会有危险,您还是尽量搬到政府安排的安置点,等水情稳定了,您再回来。”滁州市南谯区乌衣镇的镇、村干部正在劝说不愿撤离的大同圩村王宗荣家一家。随着防汛应急响应的不断升级,南谯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迅速反应、主动作为,第一时间对河道沿线低洼地区进行拉网式摸排,将圩区群众统一安排在临时安置点上,截止7月19日,累计转移圩区群众534户1216人,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从1993年当上村民小组长开始,每年防汛期间,我都参与巡堤,也算是个巡堤的‘老把式’了,今年的雨下得大、下得急,滁河水位涨的也快,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巡堤都不敢有丝毫懈怠,哪里有渗透,哪里有淤堵,都会及时处理。”乌衣镇大同圩村夏中村民组组长夏昌喜说道。这位年逾六旬,满头银发的老党员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依旧坚守在大堤上。闻“汛”而动,党员先行。全区有21个支部建在了“堤”上,在党旗高高飘扬的防汛一线筑起了“红色长堤”。截至7月19日,全区共成立党员突击队182支,建立党员责任堤152个,组建党员联系户928户,2045名党员干部签订承诺书,2632名党员参与防汛工作。“我们蹲点干部与村民党员干部实行24小时巡河制度,把巡河路段共分为四个时间段,采取轮班机制不分昼夜进行查看。在巡河过程中,村民组长与党员志愿者积极开展清障工作,筹备防汛应急物资,随时做好抗灾抢险的准备。”乌衣镇党委组织委员庞家飞介绍说。
汛情就是命令,抗洪就是责任。南谯区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防汛抗洪指导思想,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把群众生命安危摆在第一位。成立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对南谯新区和城南3个街道23个社区进行区域划分,分片区包保,各责任单位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强化水库、堤防防汛测报,及时更新雨情信息,并根据水雨情变化随时加测加报,组织精干力量清理巡堤查险障碍物。成立3个督查组对辖区内住宅小区、在建工地等重点部防洪排涝情况进行督查,已整改消除隐患40余处。组建区级约80人、含18台机械的防汛排涝抢修队伍,保障应急需要。优选3支共63人水利行业专业技术抢险队伍,备案各类机械设备7台,分赴各镇、街道,为安全度汛提供支持与保障。(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常河 通讯员王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