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12:56:29 | 浏览:777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
近年来,滁州市琅琊区三官街道坚持“整区设计、整街推动、整村突破、整体提升”,从乡村振兴五大发展目标出发,“五色联动”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美丽新画卷。
“产业兴旺”一抹“绿”
村企联建好。邓坝村借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上海合赢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合作,打造邓坝合赢高标准蔬菜标准园。占地面积1200亩,露地蔬菜400亩,高标准大棚80个,建有400平方米农产品展示馆,700立方米冷库,蔬菜包含3大类28个品种,年产值约6000万。
产品销路广。蔬菜园实行“线上—线下”一站式“菜篮子”服务。线上开展网络订单销售,同城配送;线下配置5个产地蔬菜直供直销点,门店(摊位)经营面积达280平方米。截至目前,已在滁城供应蔬菜4000吨,其中,4月2日至5日滁州市主城区静态管理期间,线下销售200吨,线上接单3000单,完配送20吨。
文旅业正兴。推出“爱心小菜园”,由本地企业、学校认领,开展党建活动、劳动体验,形成集生产、休闲、自采体验于一体的乡村蔬菜观光旅游产业链。
“组织同心”一点“红”
组织基站强。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发挥10个网格党支部支撑作用,抓好4个非公企业党支部建设,借助红色驿站和“两新”党建指导站平台,通过“三联”式管理,形成集管理、治理、服务和监督为一体的基层党组织。
理论筑牢魂。抓好“排头雁”,按时开展每月党工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筑牢党员防线,结合“三会一课”制度,开展授课、读书和实践等党员教育活动;扩大覆盖面,举办“举旗帜·送理论”“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让理论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党建强根基。全面推进党建“六亮”系统工程。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0余次;树立先进党员典型,开展“七一”党员模范表彰活动,创新党建方式,举办“乌龙山”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和“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特色活动。
“文化振兴”一缕“金”
点燃小火苗。聚焦未成年人教育,依托“复兴文化少年宫”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绘画比赛、手工制作、蔬菜园劳动实践等寓教于乐活动,目前已开展知识宣讲12场,手工制作7次,劳动实践教育活动12次。
树立新乡风。贯彻移风易俗要求,开展乡风文明宣讲,整治乱扔、乱放和乱停车等不文明行为,其中邓坝村获得“琅琊区移风易俗示范村”;发挥典型带头作用,组织“好婆婆好儿媳”评比,开展“琅琊好人”宣讲,发挥“红色驿站”党员带头作用,让乡风文明在街道蔚然成风。
多彩小活动。在街道党工委指导下,联合文明实践站,结合村情村貌,开展多样的“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举办“濒临消亡戏种进村”“万戏进万村”等活动,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丰富村民精神生活相融合。
“生态宜居”一片“蓝”
环境大整治。开展“美丽乡村”“我爱祖国、共建家园”等专项环境整治活动,定期清理邓坝村二道河两岸和景观塘附近白色垃圾,给村民安装鸡栅栏,维护道路环境卫生。目前,已经开展专项环境整治15次,安装鸡栅栏100余户。
改厕全落实。在辖域内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实现农村厕所现代化,建立农村改厕台账,组织维修保障队伍,定期接受检查,持续提高村民的满意度。截至目前,三官街道已经改厕300多户,改厕满意度达九成以上。
共建大家园。落实“门前三包”政策,开展“人居环境保护”“共建美丽家园”宣讲会,召集村民志愿者不定期开展环保志愿活动,提高村民环境保护意识。目前,已开展环境整治志愿活动20余次,邓坝村获得“琅琊文明村”“安徽省森林庄园”等称号。
“人才荟萃”一串“紫”
包村联系制。实行党工委班子包村联系制度,落实“一村一对接,一村一对策”制度,保持“街道下沉村部”常态,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原则,贯彻激励村干部干事“12条”,打造对接有效、干事有力和协作共进的干部队伍。
科技特派员。落实“一村一员”制度,采用“统一培训+田间实践”方式,形成“一对一”对接,“点对点”服务,“面对面”指导的良性发展局面,充分发挥科技员精准解决难题、助力产业兴和培育新农户的作用,目前已开展新农户培训5次,科技特派员指导活动6次。
典型来引路。吸引乡贤创业,招引上海牛明祥投资,打造邓坝高标准合赢蔬菜园;立榜样传能量,评选市级“文明家庭”1户,区级“文明好人”3人,“星级文明户”5户;储备年轻干部,招聘95后大学生,为村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提升村干部整体文化素养,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梁瑞雪)
8月初,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村BA"火了,全网都在讨论这比赛为什么能火、有什么样的吸引力、台盘村到底是个怎样的地方、喧嚣过后的小村庄又会变成什么模样。带着这些好奇,我们前往两千公里外的台盘村,希望能够寻找到问题的答案。
开展美丽先行 推动乡村振兴——关于路桥区美丽建设的调研报告潘建华围绕美丽建设这一主题,5月初,我带队走访了路桥区桐屿街道的小稠、民主、梁家、凉溪、东明等村,实地调研了农村环境整治和枇杷特色产业、凉溪古道生态建设等工作;日前,我又带领区农办、
鸟瞰麻城市黄土岗镇堰头垸村。堰头垸村“第一网红”周红英(左)和村干部黄志文直播带货。阎家河镇古城村村民在“共同缔造”修建的莲心桥上纳凉。黄土岗镇桐枧冲村茯苓窝,古村落重焕生机,年接待游客逾15万人次。7月25日傍晚,阎家河镇石桥垸村召开塆组
干净的道路村村相连,新建的安置房精美别致,新装的路灯照亮整个道路,群众们的笑脸荡漾着幸福。8月11日晚,记者漫步在平顶山石龙区人民路街道南顾庄社区,文明、卫生、整洁成为了最醒目的底色。这样的变化,是该区人民路街道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结
2月10日上午,在平顶山市湛河区河滨街道杜庄村顺坝路附近的河道旁,几名钓友停好单车,坐在青草坡上,开始了一天的垂钓。而在一年前,这里还是一条恶臭难闻的污水河。这条长达11千米的河道沿线有村庄10余个,由于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河水清清的河道及
映象网平顶山讯(记者 李学义 通讯员 付国东)3月16日上午,在平桐路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李庄村段的小游园施工现场,10多名施工人员戴着口罩和手套正在整理微地形和栽植树木——湛河区第39个乡村“路边小游园”已初具规模。近年来,湛河区把生态绿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戴蕾 通讯员 程荣东春风送暖,安陆市烟店镇五言陆色景区,吸引不少人前来赏花游玩。安陆市推进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大力引进生态农业项目,发展生态乡村旅游业,借力和美乡村建设,全域景区化、设计景观化、建设景点化,实现全市313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陈诗昂 文 朱哲 摄影)全国双创区域引领版图北有中关村南有深圳湾东有长阳谷西有菁蓉汇中原龙子湖“全国双创活动周”于2015年开办,主会场先后落地北京、深圳、上海、成都、杭州,形成了“北有中关村、南有深圳湾、东有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今年以来,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聚焦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主责主业,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突出重点抓关键,用心施策破难题,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农业+旅游”让村民在“
潍坊市潍城区把县乡道路建设作为重要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全面规划、全域推动,实现了与干线公路网互联互通,打通了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快捷通道,带动沿线村镇因路而变,因路而美,因路而兴。经过3个月的施工,2019年底,潍城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