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滁州路径”

时间:2022-10-02 13:46:19 | 浏览:4717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  日前,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2004年以来,19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

  日前,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2004年以来,19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一方面显示出农业极其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则为农业和农村指明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2021年10月7日,省委书记郑栅洁在凤阳县小岗村调研农村改革等工作时强调:“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科技强农、机械强农,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促进共同富裕。”

  2022年2月24日,市委书记许继伟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中也要求:“要拉升标杆、奋勇争先,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奋力书写滁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崭新篇章。”

  雁飞千里靠头雁,船载万斤靠舵人。“一把手”负总责,“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党对“三农”工作的坚强领导,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证。滁州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精心描绘出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新时代皖东秀美画卷。

  农业兴,则滁州兴

  初春时分,乍暖还寒。

  明光市明东街道抹山村种粮大户卞发庆家的麦田里,绿油油的越冬小麦破土而出,十分喜人。根据田块、苗情等特点,农技人员耐心讲解施肥管护等科学种植方法,为春季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粮食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作为农业大市,我市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升产品品质,持续推进粮食高质量绿色发展。

  2021年,我市粮食总产达94.1亿斤,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保险做法全省推广。稻虾共作面积突破100万亩、“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1046个,分别居全省第二、第三。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获评全国示范社,全省第一。天长入选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我市在稳定粮食总产的同时,大力推广优质专用品牌粮食生产,对优质专用小麦、水稻实行“单一品种、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单收、单储、单加工”运营模式,全面提升粮食产业化水平,带动粮食产业增强、加工效益增加、品牌效益提升。

  在做大做强做精农业过程中,我市努力培育地方特色种业产业园,打造800万亩优质专用粮基地,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支持龙头企业,创建培育一批“滁字号”品牌产品。把农产品加工作为产业振兴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

  农民富,则滁州富

  580元、600元、620元……2022年1月26日,凤阳县小岗村喜迎第五年分红。五年来,小岗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村民股东分红金额逐年增加。五年多来,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169元跃升至30500元,增幅88.6%;村集体经济收入从680万元增长至1220万元,增幅79.4%。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市委、市政府清楚地认识到,只有拉长农业的短腿、补足农村的短板,让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才能让他们在希望的田野上不断生长梦想、收获幸福。

  因而,滁州鼓励农民因地制宜扩大就业机会,积极发展服务业,兴办商业、餐饮业,开发文化娱乐、休闲旅游、健康疗养等领域,努力拓宽增收渠道,并在税收、投融资、资源使用、人才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本。我市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等振兴,加快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提高农村低收入群体内生发展能力,鼓励发展产业、参与就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确保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达23%以上,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

  在做大做好“蛋糕”的同时,我市注重切好分好“蛋糕”。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和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健全持续增收长效机制,提高职工工资占生产总值和企业收益比重,拓宽居民经营性、财产性收入渠道。

  同时,我市鼓励各县(市、区)争上游、创一流,力争天长、凤阳分别冲刺全省前三、前十,来安、全椒、定远、明光位次大幅前移,南谯、琅琊经济总量跨越两个百亿台阶,确保实现县域经济总量翻番。

  农村美,则滁州美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在薄薄的春雾中,定远县张桥镇管李村显得恬静怡人。

  作为省级森林村庄,管李村硬化道路43.5公里,整修塘坝、渠道、涵闸等66处,安装路灯300余盏,实现组组通自来水、宽带和用电。

  不止在定远。全市完成1036个行政村村庄分类,完成农村户改厕2.38万户,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全面推进,实现所有建制村“村村通客车”,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超92%,乡村中小学校智慧学校建设全覆盖……持续改善的乡村生态环境、不断完善的农村生活设施,满足了越来越多乡村人对绿水青山的渴望,更留下难以磨灭的美丽乡愁。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支撑。古城滁州,四季芳菲,瓜果飘香,产业兴旺,风光宜人。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充分发挥江淮分水岭风景道示范作用,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精品村,串点连线成面,带动全域乡村振兴,真正让“网红路”成为振兴路、富民路。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我市着力培育乡风文明,让农村焕发出蓬勃向上、积极向善的文明新气象。如广泛开展“举旗帜、送理论”活动,承办全国“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启动仪式,创新小岗村美德银行、天长市“孝善值”等做法,推进移风易俗、荡涤恶风陋习,县级以上文明村镇比例达65.4%。

  近些年,全市各地均建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采取符合农村特点、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体活动,潜移默化中孕育文明乡村新风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

相关资讯

雅安市名山区前红路:从“闹心路”变身为乡村振兴致富路

这条路有点牛关注!关注!关注!近期我区前红路上了《中国公路》《四川交通运输》杂志的刊面真的很厉害!四川交通运输杂志中国公路杂志上了这么有份量的杂志其实是一种认可那到底发生了什么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以前道路坑洼不平,雨天出门少不了一身泥;升级

仰韶文化遗址、地平线下古村落、万里黄河第一坝……带你看多彩三门峡

仰韶村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四川在线记者 吴梦琳 吴晓铃10月17日-20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举行,这座位于黄河之滨的美丽城市吸引了众多关注。位于三门峡渑池县境内的仰韶村,百年前的一次考古发掘,让这

细致帮扶安农心,焦作马村区农业农村区疫情下积极开展农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

“真是太感谢了!在马村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的多次沟通和协调下,让我家‘滞销’的鹌鹑蛋变得很‘畅销’。如今,已全部卖出去了。”近日,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张氏养殖专业合作社张国成喜笑颜开,为马村区农业农村局疫情之下心系农户、用实际行动维护农畜产品

离石这两个村子何时移民?官方回复

信件内容:您好,我想咨询一下关于红眼川乡霍家坡村的移民问题,周边别的村早都已实现移民,最早的已经移民已有10年左右了,红眼川就剩霍家坡村一直都不知道具体什么情况,也没有收到任何通知,不知道到底移民吗?要移民的话具体什么时候移民?回复部门:离

文件下发4年后才开始行动,榆林36个行政村已成“黑户”

近日,陕西榆林横山区多个村的村民反映,2014年,政府要求横山区撤并160个800人以下的行政村庄,直到2018年才开始行动。在撤并过程中,又由于种种原因,有36个行政村没能撤并。最关键的问题是,陕西省民政厅已经撤销了这36个村庄的统一社会

一斤能卖5000元,比黄金还贵的黄花梨,农村人为什么不愿意种?

“花梨”一词在清朝和清朝的《西洋朝贡典录》中就有记载。清代大量采用了新品种的花梨木,为了将其与过去的品种区分开来,称为“黄花梨”。 在明清两代鼎盛之时,黄花梨价值连城。据古籍记载,明朝一张黄花梨子的价值是十二两银子,那时候一个丫环的价值,连

价值百万的祖传黄花梨桌凌晨被盗?村民称曾发现可疑车辆……

今年8月底,海口一村庙的黄花梨八仙桌被盗,八仙桌重达百斤,有上百年历史,价值36万元。一周后,迫于法律和舆论压力,嫌疑人将已经拆分的八仙桌送了回去。后来,警方成功将两名盗窃八仙桌的犯罪嫌疑人抓获到案。这起案件一度轰动一时。如今,海口琼山区红

现在黄花梨木有多贵呢?为什么农村不种植呢?

黄花梨还要看它的品质以及它的来源,具体的雕刻程度等综合价值来看,网上经常看到这样的话“黄金换木头”,这件事在网上发生过,确实发生过。是在07年的时候,有一家红木公司推出一个活动,你家里面只要有海南黄花梨做的木头,无论是啥,无论做成了什么,1

锁在宗祠里的祖传黄花梨供桌不见了?海口红旗镇有村民称附近停靠过陌生车辆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2月22日消息(记者 李波)12月21日,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墨桥村委会西湖村村民黎先生反映,一张锁在宗祠里黄花梨桌不见了,其称该桌为祖传之物,估价不菲。经村民报警,辖区红旗派出所已受理该案,展开调查。黎先生

黄花梨又称海南黄檀木,这样珍贵的木材,农村为什么不种植呢?

导读:前几天去朋友家做客,发现他家的家具古朴古香,淡雅别致,给人一种返朴归真的感觉,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些家具是一种珍贵的木材,这种木材叫黄花梨,也有人叫它海南黄檀木,这种木材的最珍贵之处,就在于它生长速度缓慢,木质坚实,花纹漂亮,而且还散发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LV包回收网梧州六堡茶官网出国留学网句子经典语录紫沙壶官网洞庭碧螺春官网江苏旅游网厦门旅游网十堰新闻头条网服装设计网宁波新闻头条网宜昌新闻资讯网惠州新闻头条网柳州新闻资讯网青海旅游网文玩手串交流网正品莆田鞋官网丽水新闻头条网今日朔州白云机场A股快递信息网福州新闻资讯网中国式离婚飞盘运动俱乐部三明今日新闻网鹰潭新闻资讯网今日邢台巴中今日新闻网php编程知识小糊涂仙酒股票网
今日滁州网-滁州古往今来为江北重镇,也是山水相间,资源丰饶的鱼米之乡,滁州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市境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主要有濮家墩遗址、何郢遗址、顿丘遗址、西王遗址等。滁州依滁河而生,自古是长江北岸著名的鱼米之乡,盛产水稻、小麦、油菜等,特色产品有滁菊、明光绿豆、来安花红、南谯茶叶、女山湖大闸蟹、银鱼、雷官板鸭、天长芡实等。
今日滁州 ailailai.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