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13:51:55 | 浏览:349
党的十八大以来,滁州市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南京江北新区设立等国家战略机遇,以改革的思维破解发展难题,优化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双招双引”做强主导产业链,在更大的发展格局中赶超、跃升。
环滁皆产业,从多点开花到链式发展
7月1日,总投资105亿元的中润新能源(滁州)有限公司16GW大尺寸高效光伏电池项目开工;7月13日,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滁州储能项目开工……
进入7月,滁州市光伏产业仍保持强劲的投资势头。该市抢抓“双碳”机遇,依托凤阳百亿吨优质石英砂资源和区位优势,光伏产业从无到有,短短几年时间先后招引隆基、东方日升、福莱特、亚玛顿、晶科、通威、尚德、阳光电源以及海螺光伏产业园等国内光伏产业头部企业落户,构建起石英砂开采加工、硅片、光伏玻璃、光伏电池、光伏组件、逆变器、光伏边框、封装胶膜、光伏背板、光伏电站等日趋完整的产业链。其中,光伏组件、光伏玻璃产能分别占全国11%、21%,占全省60%以上,部分企业的电池转换效率、光伏组件最高功率等达到世界最高水平。滁州正全力打造“世界光伏之都”。
“善用市场逻辑建链、撬动资本力量强链、巧用平台思维延链,通过实施八大产业链链长制,推动滁州光伏等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了产业从多点开花到集群作战、链式发展的高质量转变。 ”滁州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发明说。
作为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全球生产规模最大的单晶硅产品制造商,隆基乐叶2018年1月率先落户滁州,当年年底产品下线。随后,企业不仅两次扩大产能,还积极引进上下游及配套企业,打造滁州光伏产业集群。
滁州市以此为契机,组建专班研究产业政策和方向,全力引进上下游产业的头部企业,利用产业基金和产业链融资等方式进行扶持,并发挥光伏行业协会的作用,举办行业会议、牵线搭桥,逐渐形成国内重要的光伏产业发展高地。
产业强则经济强。滁州构建光伏、半导体、装备制造、新能源电池、医药器械、智能家电、新型化工、健康食品等八大主导产业链链长制,实行“一套班子、一只基金、一个协会、一个研发平台”,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定期召开产业链链长会、企业家早餐会、双月座谈会,实行月调度、季观摩、年考评机制。
坚定不移“双招双引”,不断推动滁州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近几年,该市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约1900个、百亿元项目近20个,支柱产业在全省份额不断提升,累计引进院士、国家级领军人才、博士等高层次人才1226名。规上工业企业数已达2054家,规上工业总量占全省比重达8.9%;高新技术企业75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9.2%。
2021年,滁州市共引进八大产业项目346个,占比68.9%,八大产业逐渐形成集聚、集群效应。
城乡大蝶变,从宜居宜业到山水名城
本世纪初,滁城规模40多平方公里,房屋低矮、街道老旧。从2008年开始,滁州市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和民生改善,实施大规模城乡建设。其中,2018年以来,滁城和各县城完成投资超2500亿元,累计征收房屋1300多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220个,实施重点城建项目超2200个;建成区面积从231平方公里扩展到29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51.9%提升至62.5%,较2008年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一大批重点集镇、美丽乡村旧貌换新颜。其中,滁州主城区累计完成城建投入超千亿元,建成区面积由2008年的44平方公里,发展到目前超100平方公里,以连续三年全省第一的优异成绩创成全国文明城市。
滁州还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18.6%。目前,该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80公里,在建里程299公里,均居全省第一,通车里程是“十二五”初的1.4倍。
一半山水一半城。滁州市在拉开城市框架的同时,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现从宜居宜业到文明生态的“进化”。
该市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力实施以琅琊山、北古城、南新城、清流河、明湖、西涧湖为品牌的“一河两湖一山两城”建设工程,描绘山水亭城秀美画卷。如今,一座“山在城中,水从城过,园建街边,亭隐林中”的山水园林城市正展露芳华,在给群众带来幸福感、获得感的同时,也增强了滁州在区域竞争中的软硬实力。
宁滁两地在滁河大保护方面坚持上下游联动、左右岸协同,完善滁河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跨区域联防联治工作机制、区域生态环境和污染源监测监控体系,加强滁河流域生态保护。
两市还共同推进池杉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建设,完成17.5公里的滁河风光带绿化景观工程,开展滁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如今,“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滁河风光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惠及两岸群众。
改革试验田,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
进入暑期,凤阳县小岗村金昌食府里游人不断,“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乐呵呵地招呼客人。
“习近平总书记说,小岗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看了让人感慨万千。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回忆起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他家小院的情景,严金昌仍激动不已。
6年来,小岗村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推动农村改革闯出新路子、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如今,我们正以‘百亿小岗’为奋斗目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小岗、美丽小岗、实力小岗、幸福小岗,打造高质量乡村振兴的样板。 ”凤阳县委常委、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告诉记者,小岗村初步形成了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农产品加工为核心,旅游、培训教育、农村电商并驾齐驱的三产融合发展格局。小岗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16169元增长至2021年的305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680万元增长至1220万元。
改革是滁州的一面旗帜。近年来,该市发扬“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坚持抓小岗促全市,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奋力争当深化改革的先行者、创新发展的排头兵。
滁州市先后获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农村改革试验区3项整市试点,承担了56项国家改革试点、90项省级试点。县域医改“天长模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定远模式”、农村垃圾治理“来安经验”、人居环境整治“明光经验”等一批改革在全国形成品牌。农村“三变”改革,定远县小型农田水利建管机制改革、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田长制”、南谯区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省级试点等均探索出有益经验。
滁州市树立改革思维,聚焦抓住关键领域、打通关节、疏通堵点,不断推出新政策、新举措,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高质量发展。该市11.04万政务服务事项,平均审批环节减少到2.15个;审批服务效率减少到2.56天。市、县级政务服务中心全部建成7×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在全省率先开展“证照注销联办”试点,将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公告时间压缩为20天。
该市还出台全省第一个优化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滁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与长三角40个城市116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区域通办,186个事项实现全国网上跨省通办。同时,制发“亭城英才卡”,实施“青年人才兴滁”计划,在全省率先启动“千企百校 智汇滁州”高校毕业生云招引活动,并面向全球知名高校招引近100位党政储备人才。
来源: 安徽日报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建设区域产业发展高地,全力‘奋进全国百强、建设幸福江阳’。”3月16日召开的江阳区委十届四次全会为江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铿锵落子。起跑即冲刺。2022年,泸州江阳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体两翼”特色发展的大背
来源:【开封日报-开封网】开封网讯 全媒体记者魏东柱报道 根据市委关于开展市级领导分包联系县区工作安排,4月28日,市委书记高建军到鼓楼区现场办公,强调深入贯彻“16136”总体工作思路,用好“16136”工作推进机制,锚定发展方位,当好示
日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经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印发,其中,和湾沚区有关的建设、规划在文件中明确提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中第88条明确提及“制定芜湖(京东)全球航空
《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十四五”振兴发展规划》出台,其中涉及安庆,明确:做大安庆中心城区,推动安庆市主城区向西北、西南方向拓展,实施安怀、安望一体化。规划中提及主要城市发展方向,涉及六安和安庆,一起来看看安庆的具体内容:从图中看到,要做大安庆
近日,全国普法办公室发布关于表彰“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的通知阜阳市颍东区名列其中▼这次安徽省共有17个县(市、区)在国家的重重选拔中脱颖而出荣获这“国家级”的荣誉而阜阳市只有颍东区得此荣誉入选这份名单有什么用?全国法治县(
高铁北站坐拥国家农综区核心区、中央商务区、高铁新片区三大绝佳发展平台的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以重点工作攻坚突破为利器,抢抓崛起成峰的窗口机遇,一路高歌猛进。把握高质量发展的“风口”,强化高质量发展的“磁场”,寒亭区在重点工作攻坚突破中集聚起强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孔祥茹 东营报道2022年2月17日,杨国强在东营市第七次党代会上作《牢记殷切嘱托 勇担战略使命 为加快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强市而不懈奋斗》报告。报告指出,要聚力深化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用足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8月19日讯(记者 王丹玉) 菏泽成武,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处处跳动着绿色的脉搏,在呼吸间绽放着生态之美。近日,中国山东网记者实地探访成武县“创森”工作,看到风光秀丽的绿色画卷在菏泽市成武县徐徐展开。创森+生态建
本报讯(记者袁兆辉)8月1日,由中共山阴县委、山阴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碳中和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山阴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碳中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山阴县相关单位、企业、乡镇负责人共300多人参加研讨会。据了解,举办碳中和创新发展研讨会,是山
为弘扬世界名酒文化,彰显中国酒都风采,展示投资开放潜力,推动中国酒业走向国际,促进更多世界名酒企业走进中国,12月17日,第三届中国国际名酒文化节在宜宾临港国际会展中心开幕。100多家国内知名白酒企业和法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德